發電機組廠家資訊:濱海供電黎明服務隊沖在一線的國網人
天津北方網訊:爆炸聲就是命令,從8月12日晚上開始,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就進入到“戰斗”狀態。他們不怕艱險,用救火般的速度搶修電力故障;他們不畏犧牲,一次次沖進爆炸核心區搶救傷員;他們日夜堅守,確保各級各類指揮部和醫院安全可靠供電;他們扶危救急,及時為安置點居民送去盞盞明燈,溫暖人心;他們主動擔當,攻堅克難、分秒必爭恢復災區供電···他們是濱海電力搶險救援的一支尖兵,是“最可愛的”電力人,用實際行動彰顯了電力員工的大愛之心。
最美逆行者
“新港站港14零序保護動作掉閘,重合不良……”
23點35分,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值班人員景皓接到調控中心電話,迅速趕往事故現場。“天津港國際物流中心區域瑞海公司所屬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隊長張黎明看了看手機新聞,“無論如何,咱們也得去現場看看。”
險情就是命令!搶修車隨即向核心區進發,沿途上不斷有大量居民從核心區方向涌來向外“逃離”,觸目驚心的血痕,隨處可見的玻璃碎片,掛在居民臉上的惶恐失措的神情,壓抑、恐懼的氣氛讓人喘不過氣來,并不遙遠的核心區就像洪水猛獸一樣讓人生畏。“是繼續前行?還是隨人流離開?”面對未知的艱險,黎明服務隊用行動做出了擲地有聲的回答。23點50分,僅用15分鐘,電力搶修車第一個到達距爆炸點不足1.5公里的事故現場。面對受損嚴重的配電室和變壓器,隊長張黎明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他當機立斷采取應急措施,快速拉開港1404環網01開關,確保受災的帝景公寓、東岸名仕兩個小區恢復供電,將電力影響降到最低。
“我們并不是不害怕,但是那里有電力設施出現故障,那里就是我們的‘戰場’,即使遇到困難甚至危險,我們也要沖上去!”張黎明堅定地說。
事故后第一時間挺進核心區
“8·12”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后,服務隊第一時間與防化部隊挺進事故核心區為部隊打通搶險通道,燃燒、冷煙、轟鳴,隨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危險,空曠的場地,除了防化部隊戰士只有我們最可愛的電力人的身影。在爆炸核心區清障攻堅戰中,他們不畏艱險持續深入核心工作60余次,累計近400人次,全力保障搶險救援工作。
在事故發生后的第二天,爆炸現場附近依然危機四伏,對空氣質量的擔憂和對后續爆炸的恐懼讓大多數人對現場避之唯恐不及。在這個時候,公司運檢部周昊兵和他的十余位同事接到了進場勘察的任務,沒有人退縮、沒有人講任何條件,大家毅然奔赴事故戒嚴區——海港城小區。
海港城內已是一片狼藉,幾乎所有的樓棟玻璃都已經損壞,很多破損玻璃顫巍巍地掛在窗框上,就像一把把鋒利的匕首,隨時有掉落傷人的風險。偶爾傳來的爆炸聲響和空氣中彌散的刺激性氣味更是讓人心驚膽寒。一片寂靜荒涼中,身穿厚厚黃色防化服,戴著沉重口罩的電力檢修隊伍邁著堅定的步伐走來,為海港城帶來第一縷生氣。
“檢修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責無旁貸。”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周昊兵平靜地說。大家顧不上恐懼,一心惦記著電力設施的損壞情況。濱海公司電力檢修人員甚至走在了武警部隊的前頭,在事故小區戒嚴前就已經完成了對損失電力設施的勘察,為搶修材料準備和后續維修打下堅實基礎。
打響恢復供電“保衛戰”
事故發生的第十天,海港城、啟航嘉園電力搶修工作正式開啟,共產黨員黎明服務隊又投身到了新一輪高強度搶修戰役中,每天泡在搶修現場十余個小時,這兩個破損嚴重、依然不時彌漫著刺激氣味的小區已經成為隊員們臨時的“家”。
在搶修過程中,一個50*60*80公分的狹小設備成了大家需要攻克的“堡壘”。 “我上!你在外面指揮。”崔文虎主動請纓,這個身高達到1.78米的高大小伙子蜷縮起身子,緊貼著柜壁一點點蹭了進去。為了避開高壓柜內一根根錯綜復雜的電線,崔文虎小心翼翼地不斷調整姿勢,努力尋找最合適的位置進行電纜頭連接。
沒有空調,狹窄的高壓柜熱得如同蒸籠一般,身穿工服的崔文虎幾乎在進去的一瞬間就已經汗如雨下,他一把拉下了臉上的口罩,重重地吐出一口氣,擦擦臉上的汗接著干了起來。三個小時過去了,隨著一聲“安好了!”的歡呼聲,電纜頭安裝終于大功告成。
每一天的維修都是一場新的挑戰,拼盡全力的隊員們忘記了危險和疲憊。有的隊員厚厚的絕緣鞋底被化學品腐蝕損壞卻一無所知,等到下班發現后才驚出冷汗,化學品如果碰到了皮膚結果將不堪設想。深夜加班更是成了家常便飯,為了搶修一條重要的10千伏電纜,隊員們徹夜堅守尋找故障點,幾乎一夜未眠。所有的付出最終得到了回報,僅僅四天,海港城和啟航嘉園這兩個災難核心區的“電力孤舟”就重新恢復了光明。